目前,我國紡織產業已經進入經濟新常態,呈現增速持續放緩的總體態勢:高端產品有所抬頭,低端市場慢慢萎縮。南通《關于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的意見》就提出,要重點推動高端紡織轉型提升。作為“紡織之鄉”的南通,離高端紡織還有多遠?
2015年,南通1426家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實現主營收入2071億元,同比增長4.6%,占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的15.5%,紡織服裝外貿出口66.1億美元,同比下降6.4%。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紡織工程學院院長陳志華分析指出:由此看來,紡織服裝依然還是南通的支柱產業之一,然而,受能源、運輸和環境治理三大成本制約,目前我國紡織行業增速持續放緩,高端紡織的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而事實上,“高端紡織”概念的打造并非空穴來風,作為“全國紡織之鄉”的南通早已先試先行,以大生集團、鑫緣絲綢等代表的本土企業,抓住“中國制造2025”的機遇,為中國贏得紡織纖維原料的主動權。
陳志華告訴記者,他們以大生集團為龍頭的產業集團在運用自動化數字化的設備進行發展。目前已經引領全國,另外在家紡領域,以江蘇金太陽這樣的公司為龍頭的已經把家紡高端紡織面料做得比較好,覆蓋到整個家紡的30—40%領域;另外在襯衫面料,以聯發為主的和絲綢行業當中以鑫緣為主的目前在全國都有一定影響力。
陳志華說:高端紡織不僅僅只是一個概念,更是一個體系。而產業結構高端化、裝備技術智能化、生產材料功能化、生產過程環保化、生產管理信息化無疑是今后一段時間紡織行業的發展方向,通過淘汰一批產能落后、技術含量較低、低價以量取勝的運行模式,研究生產高性能纖維、多纖維混紡等新品種。
對于南通來說,打造高端紡織項目,就是要增品種、更好地適應消費者需求,增加多樣化的消費品種;提品質、提升產品可靠性等重要指標;創品牌,提高品牌影響力和認知度。
陳志華說,棉要建立紡織聯盟,要為終端客戶來開發新品種,開發新市場;家紡要提高產品質量,遠遠高于國家標準;從服裝來看,要用三到五年時間打造類似于“夢蘭”、“紅豆”、“海瀾之家”的品牌;從絲綢上看,加大上游和下游企業整合的力度,形成規模效益;從化纖板塊看,不斷開發新材料,尤其是特種設備材料和功能性材料;從印染上看,產能相對集中,建立工業園區,設備上面更新換代,提高面料整理的質量,節能又環保。
而作為高職院校來說,加大人才培養質量,加大技能培養力度以及創新創業技能也成為首要任務。陳志華表示:下一階段,高校將加大課程提升,能夠使畢業生適應高端紡織未來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