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波士頓咨詢公司發布最新報告《工業4.0:未來生產力與制造業發展前景》指出,未來隨著工業4.0技術在中國的推廣和采用,將使中國企業的生產效率提升高達25%,由此可額外創造6萬億元人民幣的附加值,并影響上百萬從業人員的工作。
在BCG看來,雖然完全落實工業4.0技術需要20年的時間,但未來5-10年內技術的大幅進步會使得輸家和贏家間的差距不斷拉大。
工業4.0機會無限 紡織行業也要抓住機會
報告指出,在中國,工業4.0帶來的收益主要體現在生產效率提升上。未來5-10年間,越來越多的本土公司會遵循工業4.0時代的要求發展,這將提升國內制造業的整體生產效率。轉換成本(不包括材料成本)的提升幅度為15%-25%。如果將材料成本考慮在內,那么能實現5%-8%的提升幅度。
據計算,制造業累計產品銷售成本約85萬億元,這意味著中國工業總體生產效率有4萬億-6萬億元的提升潛力。各行業的改善程度會參差不齊,例如工業元件生產商可能實現最高的生產效率提升幅度(20%-35%),而預計汽車公司的提升幅度為10%-20%。
“在工業4.0的大背景下,企業要獲得工業4.0技術所需的能力,就必須投入大量時間和經歷。中國企業和政府必須密切合作,對專家和員工的教育培訓進行持續性投入,把我工業4.0帶來的寶貴機遇。”BCG合伙人、運營專項大中華區負責人杜偉表示。
報告還指出,不斷崛起的中產階級擁有強大的消費升級意愿,這也將推動行業進一步發展。全社會對大規模定制化生產的需求將日益增加,這反過來會促進各方運用工業4.0技術來應對生產的復雜性。
另外,報告還認為,工業4.0時代將大力改變產業工人完成工作的方式,并將創造全新的就業崗位,同時淘汰一些過時的崗位。這就意味著勞動強度大的常規工作崗位會不斷減少,而更多的工作崗位需要具備靈活應對、解決問題和提出定制化解決方案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