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石獅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16中國紡織創新年會?石獅峰會在福建省石獅市召開。
本屆峰會以“探尋紡織產品創新的基因”為主題,重點探討在“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如何提升供給質量和效率,激活和釋放有效需求;如何從產品本質出發,以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為根本,探尋紡織產品創新的基因,助推紡織行業轉型升級。
參加本次峰會的主要領導和嘉賓包括: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紡織處調研員曹庭瑞、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主任喬艷津、中國印染行業協會會長陳志華、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主任李斌紅、中國服裝協會專職副會長楊金純、福建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消費品處處長許榕、石獅市人民政府代市長黃春輝、石獅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永安、泉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吳金埔,以及石獅市經濟局、石獅市國際輕紡城的相關領導等。同時參會的還有多家紡織品開發企業、面料企業,以及主要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的代表等。
作為本屆峰會的舉辦地代表、石獅市人民政府代市長黃春輝首先為與會來賓作歡迎致辭,他在致辭中談到:當前,石獅紡織服裝業面臨轉型升級新的挑戰。應對挑戰,確立了“質量石獅?實業強市”的戰略思路,積極采取措施,推進紡織服裝產業提質增效。
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主任喬艷津在接下來的致辭中談到:自2015年始,中國紡織創新年會走進產業集群,舉辦以智造科技、時尚趨勢、產品開發等為專題的產業集群峰會。“十三五”期間,我國紡織工業的發展將進一步強化作為國民經濟傳統支柱產業、重要民生產業和創造國際化新優勢產業的地位,強化科技與時尚的融合、衣著消費與產業用的并舉。產業的發展還將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的“三品”戰略為重點,不斷增強創新能力,創造競爭新優勢。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為本屆峰會作主題發言。孫瑞哲談到:此次會議以“探尋紡織產品創新的基因”為主題,探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行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方向;尋求時尚語境下,企業產品開發、科技創新的途徑。
世界范圍內,以智能、綠色、泛在為特征的群體性技術革命正深刻調整產業分工,重塑競爭格局,改變力量對比。中國要抓住“彎道超車”的歷史機遇,從跟跑變為并行,最終實現領跑,實現由大而強。
政策層面,創新驅動發展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黨中央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引,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為重點,對紡織行業的創新實踐給予了宏觀的政策支持。行業層面,經濟“L”型走勢是行業實現創新發展的良機,增長速度的回落顯露了之前高增長過程中積累的結構性、體制性問題,在釋放壓力的同時,也為創新發展預留了空間。
在談到如何實現創新發展時孫瑞哲提出了兩點意見和看法:
其一,創新發展已具備現實基礎。2010年以來,中國紡織行業纖維加工總量、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出口總額和工業增加值等主要指標增速明顯回落并趨于平穩。發展速度趨于平緩,誘因是資源環境壓力加大、生產要素成本上升、技術追趕陷阱顯現,但反映的是結構調整與動力轉換問題。
其二,創新發展要順勢而為。推動創新發展,需要準確判斷突破方向,也需要根據市場與企業的狀況,權衡利弊得失。當前,開展行業創新要權衡好四個關系——樸素創新與品質革命的關系;開放共享與產權保護的關系;人工智能與人工管理的關系;圍墻花園與生態叢林的關系。
孫瑞哲強調:我們需要把握好供給側改革中加法和減法、當前和長遠、力度和節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系,相信“十三五”期間,紡織行業必將大作可為。是由銷量產品,競爭性產品,按照流行趨勢開發的時尚新產品來分布。每一個企業它所有的產品在這四個緯度的分布決定了它的規模和它的利潤率以及它最終的一個商業收益。
作為中國紡織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年度會議之一,中國紡織創新年會是中國紡織行業總結年度創新成果、探討未來創新發展模式的專業會議,自1999年,迄今為止已經成功舉辦了17屆,相信在未來的更長時間內,中國紡織創新年會還將繼續為中國、乃至全球紡織行業作出貢獻。
?